当新力地产的管家向全国媒体访问团介绍公司的顶级楼盘——新力·洲悦介绍说,单价3.5万元/平米的上述项目,光装修成本每平米就要超过9000多元,而楼板价也已经达到18000元/平米时,看遍了几千甚至上万个楼盘的媒体访问团成员被吓到了。
在北上广深,3.5万元的单价,也就是刚需住宅,能配备2000元/平米装修就算不错的。但在新力·洲悦,装修的成本投入居然可以买到每平米9000元以上。这样的配置,不能不让人感叹房子的高性价比。
这种以品质为主要竞争策略的做法,很可能在未来获得成功。因为就在昨天,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成都市成品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布到2022年成都只卖成品房,打响了全国成品房普及的第一枪。在成都之后,其他的省市也将跟进。当楼市未来进入现房销售时代,新房销售的竞争将陷入肉搏战,需要更多拼品质,而不再是概念和规划。
一家借助品质迅速扩张的地产商
和大部分出生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房企相比,新力地产的年龄很小。2010年,新力才夺得南昌朝阳新城的一个“地王”项目,但仅仅7年时间,他们就从一家销售只有十几亿,名不见经传的地区房企,发展成为前三季度全国销售排名第51位,1-9月销售额256.1亿元。
能从一家刚刚诞生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南昌的地区龙头,到进驻包括武汉、苏州、惠州、中山、赣州、无锡、广州、长沙在内的战略城市,形成环抱珠三角、长三角及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格局,再到未来成为全国的新力。全部的秘密,就是靠品质。
从创立企业开始,新力就格外强调品质。他们提出“品质为本,创新为先”,认为产品溢价,是靠高周转+高服务+高品质实现的。
新力在品质方面有四个“零容忍”:材料造假、工艺造假、品牌造假、管理渎职。同时,对材料的使用、工艺标准、品质管理的责任范围、交付的条件有着非常具体、精确的标准。
为了实现品牌的品质战略,新力还每月组织内训十六次,每季度组织专家外训五次,每2个月就去标杆房企学习质量管理,仅仅2017年就学习了16次,与7家房企进行互通,集团还月均指导城市公司的质量管理16次。
新力地产专门设计了品质管理的三大数据库,利用手机移动APP建立质检终端体系。不仅仅是高品质的硬件,新力楼盘的软件也非常有竞争力。由英国皇室管家手把手教出来的新力物业团队,据赛维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新力物业的满意度是江西地区最高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并且是唯一一个物业服务超过五星级酒店水准的公司。
新力物业是国内唯一拥有双季草坪种植养护技术的物业公司,住宅区冬季草坪展示效果堪比高尔夫球场,同时还拥有高端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服务水准的豪宅会所运营服务团队,并配套CEO高端家政服务团队和专业大理石养护技术团队。
未来的战场:品质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价格
新力地产客户价值中心总经理薛金江回忆,他在刚刚开始接触新力地产时,就对新力的匠心精神一见倾心,决心加入这个团队。他说,当时他发现,新力的项目喜欢做大面积的草坪。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草坪的成本是最高的。不仅草坪的采购价格很贵,养护的价格更贵。
但是新力地产的董事长张园林并不为草坪的高成本所动。薛金江说,张园林算的是大账,不在乎成本投入,而关注的是周转、口碑、品牌带来的高收益。
新力有一种特殊的品质管理方法——产品线品质管理5%倾角法。在价格、利润、品质冲突时,会更倾向于品质。
薛金江说,不仅仅高端豪宅项目,新力会倾力投入,做高品质的产品。就是中低价位的普通刚需楼盘,新力也会坚持对品质的追求。在参观的很多刚需项目中,薛金江所说的需要高成本投入养护的草坪,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新力楼盘的标配。大理石瓷砖的车库、畅饮用专业咖啡机自制的卡布基诺咖啡、为接待的客户穿鞋套……
细节上的高品质,让消费者在接触楼盘第一时间,总是觉得房子应该是非常贵的。但是,当得知楼盘真实价格后,会因为物超所值,而触发强烈的购买动机。
意大利经济学家、《怪诞经济学》玛窦.墨特里尼如果造访新力集团,那么后者以小米价格,销售苹果品质的做法,很有可能向全国的产业界推广。
过往,绿城、仁恒等虽然也强调品质,但通常只局限于高端楼盘。对中端乃至刚需项目,则鲜有借助品质促销的做法,鲜有像新力地产那样,要求旗下所有产品线高品质、高服务。
不过很多开发商已经开始模仿新力的做法。
和讯地产发现,今年各地房地产市场,顶配刚需的产品开始多了起来。比如,融创在环上海地区的昆山开发的浦西玫瑰园就属于顶配刚需,还有禹州在上海奉贤南桥的项目,也是以顶级配置,开发中低价位楼盘。
按照高层的说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对于豪宅,中低总价的住宅,更多是依靠价格来实现成交,鲜有像新力那样用品质来征服中产阶级。然而,这个过往百试百灵的手段,很有可能在接下去失效。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正在崛起。他们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品质的产品。
在中低价位的项目中,普及高品质产品,有可能成为房企更佳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