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危机,使得原本热火朝天的共享单车经济被浇了一盆冷水。
11月30日,针对摩拜和ofo小黄车两家单车企业资金告紧,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挪用总金额高达60亿元的传言,摩拜、ofo同时发出澄清声明表示,可以随时退还用户押金。
近年,共享单车经济的资本人气极高,但伴随部分共享单车公司倒闭、押金无法清退、资金监管存疑、社会及金融风险性等问题,似乎使得共享单车经济陷入泥潭。
遭遇“寒流”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显示,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总投放数量超200万辆。而据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将极可能接近2000万辆;从产能来看,这个数字甚至会达到3000万辆。相比之下,以往在中国每年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中,内需也仅有2500万辆上下。如按2000万辆自行车计算,这些自行车报废后,会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
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自行车生产企业接到大量共享单车订单。今年,共享单车的订单更是如潮水般涌来,不仅使得资本市场躁动,同时再次激活原本已冷却的传统自行车制造行业。但好景不长,至今年9月以来,已先后有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町町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被曝光存在押金无法退还问题。如今,寒冬已至,共享单车经济似乎正在遭遇“寒流”的冲击,此前一度被投资人看好的小蓝单车,如今总部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据了解,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此外,还有大笔的押金难以退还。
而受共享单车的影响,自行车制造企业同样遭遇“过山车”式的经历。作为中国的自行车产业基地,天津武清区王庆坨镇一直以生产自行车闻名全国。2017年,伴随共享单车火热走向,来自ofo、bluegogo、HelloBike、酷骑等共享单车的订单量如同雪花一般地海量飞向天津、飞向王庆坨。王庆坨镇同样掀起制造共享单车的热潮。此前曾一度热火朝天的王庆坨镇,而今再次回归冷清。今年4月,据美邦车业宣称接到40万辆“小蓝车”的订单。而当美邦车业刚生产不到3万辆车,却遭遇终止合作的通知,这着实给美邦车业当头一棒。而王庆坨镇不少加工企业,接连遭遇部分共享单车拖欠款项。
针对目前共享单车的订单情况,记者通过中路股份(600818.SH)旗下的“永久牌”自行车生产制造商了解共享单车相关订单情况。《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中路股份董事长陈闪,希望了解中路股份是否承接过市场上众多品牌共享单车的订单,但陈闪表示出于各种合作签有保密协议,不便透露。
资本的焦虑
目前,自7月份以来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叫停投放,共享单车的粗犷投放和押金问题已经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11月17日,广州市再次联合约谈摩拜、ofo等4家共享单车企业,要求企业要高度重视用户押金、预付金的安全管理,必须进行专户管理,不得挪用用户押金、预付金,务必积极回应用户的合理诉求,按照约定及时退还用户押金,并及时向社会和用户公布有关处理情况。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共享单车领域的两巨头摩拜与ofo的2017年预计产能均已超1000万辆。以保守的1000万辆来计算,即便每辆单车的成本为300元,仅单车制造一项就至少需要30亿元。仅单车制造一项所需支出的费用,足以让两家巨头捉襟见肘。有趣的是,此前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曾对媒体表示,公司会拿出一部分用户押金购买理财产品,一度引发外界质疑。这不难看出,共享单车对于庞大资金的渴求。不久前,作为ofo投资人之一的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曾表示,投ofo时不知道这么烧钱。针对这样的解读,《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朱啸虎,希望听取其对共享单车经济目前遭遇的质疑的看法,但他称正在忙,便匆忙挂断电话。同为ofo投资人的真格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便进行相关评论。
目前,摩拜与ofo俨然已成为共享单车的巨头。规模虽庞大,但其核心效益及收益却不为人知。不久前,ofo首席产品官陈为曾公开表示,ofo已经实现盈利。目前,共享单车依然处于烧钱的阶段,时至今日,外界都在猜测相互厮杀惨烈的两家巨头是否会实现合并?此前,朱啸虎曾表示,摩拜和ofo两家占据共享单车95%的市场份额,如今两家公司之所以不能合并,是因为在市场份额方面,“三八线”是谈不成的,必须继续打到“三七线”或“三六线”,才愿意合并。两家共享单车的公司只有合并,才会有盈利的可能。
然而戏剧性的是,似乎两家企业当事人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11月29日,王晓峰曾公开表示,摩拜与ofo并没有合并的可能。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并不看好低效率的共享经济。因算不好资产收益率这笔账,这种共享经济除资产效率外,还存在巨大的运营及维护成本,铺大量工作人员每天在做两件事情,潮汐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收回破损车辆及维修,这是需要大量成本的。即便双方合并,如果不能提高资产效率,也没有前途。各种模式的新标签,都无法改变商业本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表示,共享单车退市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目前,共享单车总量饱和,但是企业还在投放,这是因为共享单车企业追求的不是市场需求量,而是市场的相对份额。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其实投资的本质并未改变,总有一段时间,资本会丧失耐心,合并可能是资本最后的一根稻草。